霧天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惡劣天氣,也是造成高速公路惡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給人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探討霧天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首先闡述了易誘發交通事故的霧情特點,然后 重點分析了霧天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及霧天駕駛人行車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最后依據分析結果提出了霧天高速公 路交通管控要點及策略。本文重點抓住了駕駛人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因此能夠提出切實有效的交通管控對策,對減少霧天交 通事故的發生,保障高速公路的通暢具有重要意義。
大霧等惡劣天氣是造成高速公路重、特大惡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它嚴重影響和制約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交通、法律等問題。2009年,我國高速公路發生的交通事故有35.64%發生在降雨、降雪、濃霧、高溫、低溫等惡劣天氣里,35.04%的死亡人數、39.28%的受傷人數和38.92%的直接經濟損失發生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中。由此可見,探討霧天對交通安全的影響,進而提出相應的預防途徑及行車安全措施,對于保證霧天高速公路行車安全至關重要。
1、易誘發交通事故的霧情特點
從霧隨時間的變化特性看,霧的生成階段和消散階段濃度變化較大,駕駛人適應性差,是交通事故的高發時段;從霧的濃度變化特性看有薄霧和濃霧之分,駕駛人容易產生忽視薄霧、畏懼濃霧的心理,是交通事故高發的霧區;從霧的空間分布特性看有陣霧和團霧之分,霧區前后駕駛人視覺感知變化較大,是交通事故的高發區域;從時間上來看,高速公路上的霧情具有顯著的季節性和時間性,霧以秋冬季節、夜間清晨出現最為頻繁,持續時間及濃度變化不定,致使行車能見度很不穩定。
2、霧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由于霧能吸收光線發生散射,致使高速行駛中的駕駛人視物度下降,看不清前方和周邊的情況,很難對交通標志、路面設施進行有效識別,也難以準確判斷行車速度及前后車距。空氣中的水滴與近地灰塵以及路面上的灰塵混合,附著于輪胎與路面,造成輪胎與路面的附著系數減小,導致輪胎和路面不能產生足夠的摩擦力而發生追尾事故。
2.1事故發生幾率大
高速公路具有流量大、行車速度快等特點,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據統計,霧天高速公路的事故發生率是正常情況下的近十倍。
2.2事故后果嚴重
高速公路上車輛行駛速度較快,一旦前面車輛發生事故,后面車輛往往因來不及采取措施而造成連環相撞,霧天發生惡性交通事故的比例相當高。
2.3多為群車事故
霧天可能觸發交通安全隱患,引起惡性事故,基本上都是多車相撞,而且人員傷亡多,現場恢復時間較長。
2.4事故死亡率高
高速公路上因霧產生的交通事故率雖然不大,但傷亡率卻相當高。2009年,高速公路霧天發生交通事故365起,導致293人死亡、510人受傷,占高速公路總死亡人數的4.86%。
3、霧天行車駕駛行為分析
在霧天行車時,駕駛人自知此時很多情況難以正確判斷,易發生事故,心理壓力增大。調查資料顯示,約60%的駕駛人在進入霧區時心理過度緊張,70%左右的駕駛人在霧天行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感到疲勞。因此,霧天在高速公路上行車,駕駛人由于獲知的信息有限,一旦出現意外,駕駛人就會驚慌失措,難以正確判斷,采取措施不當而引發交通事故。
3.1快速通過發霧區域
駕駛人為了趕時間或為了完成某項緊急任務,抱著僥幸心理,試圖在通行條件惡化前通過發霧區域。具有這種心態的駕駛人,多容易產生急躁情緒,高速行駛,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3.2跟隨前車緩慢通過霧區
起霧時,一些駕駛人會習慣性地找一輛車速不是很快的同型車或低一級別的車輛,跟在其后方以適當的速度行駛,保持足夠的行車間距并做好自身車輛的提醒措施,如開啟前后防霧燈和雙跳燈,并將大燈改為小燈等。
3.3主動停車等候
前方路況不易預測,絕大多數駕駛人傾向于在光線充足、視線良好,相對較安全、不易發生事故區域(如服務區)停車等候。在霧情嚴重、前方通行條件不明確的情況下,駕駛人通常會選擇就地停車等候。
3.4被動停車等候
因前方故障等原因而被迫在車行道排隊等候,排隊等候期間,駕駛人心里較為急躁,在霧情好轉或前方不完全具備通行的條件下,一些等不及的駕駛人就會試圖超越前方等候的車隊,在其離開滯留車隊駛入行車道的過程中容易與行車道上后方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
4、霧天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要點
在大霧天氣條件下,如何平穩地降低車輛行駛速度并保持一定的行車間距,即“降低速度差”與“保持間距”是保證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的兩大關鍵要素。在實際管理中:1)要高度重視服務區的管理,由專人負責服務區的停車管控;2)要抓住滯留車輛行動前的管理時機,將警力布控在路面上,變動態管理為靜態管理;3)要嚴防濃度反差大的霧情漸變段不失控。
4.1重視服務區的管理
在服務區內停放的車輛接近飽和的情況下,若不及時關閉入口,駕駛人會試圖將車駛入服務區或沿路側停放,導致車輛陸續延遲到主線上,此時后方來車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前方停車是故障車或其它原因而停車,繼續試圖將車輛駛入服務區或沿路側停放,在其右打方向試圖駛入服務區或沿路側停車時,較容易與路側不規則停放的車輛發生碰撞。在服務區停車位已滿的情況下,應立即關閉入口,不能使主線服務區入口處有車輛滯留,防止因無序停放,發生追尾事故,若駕駛人不愿駛離,引導其在服務區出口處靠邊主線滯留停放,警車在服務區入口處進行警示。停車的駕駛人出于安全考慮會主動將車沿出口已停車輛前方單排停放,即使不停車繼續前行的車輛也不會右打方向(將路側停放的車輛作為參照物),減少了與停放車輛發生碰撞的幾率。
4.2注重霧完全消散前的管理
在霧情好轉,但未完全消散時,大部分滯留的車輛開始啟動、爭道,提速、搶行,極易引發連環事故。自認為能見度增強、實際只是在靜態情況下視野有所改善,能見距離并非良好,動態情況下根本不能滿足運動狀況下的要求。在駕駛人趕路心切,后車推趕,效仿別人的情況下,往往由濃霧區進入薄霧區,再次進入濃霧區,前方突現團霧,緊急制動、突遇路面障礙,發生視覺、幻覺等等極易引發事故。
路面巡查人員、值班室監控人員、值班領導,要以100%的主動勤務方式來應對哪怕是1%的閃失。執勤民警要根據天氣和流量情況,安排巡邏車或施救車輛攜帶必要的警示標志,主要包括反光錐筒、事故現場提示牌、限速標志、車流導向標志等,采取警車帶路、在收費站發放警示卡、巡邏喊話、間隔放行等措施,加強交通流的組織和控制。
4.3加強霧情變化區段的管理
在霧與非霧、濃霧與薄霧的結合區段,駕駛人思想放松,警示戒備不足,或受心理因素影響、任務要求、道路通行狀況和霧形態變化的特殊性等因素影響,駕駛人不遵守安全駕駛規定或對緊急情況處置不當,較容易發生事故,導致該區段成為事故高發點。
建立應急信息快速發布機制,通過電臺、電視臺利用手機信息平臺或各高速公路收費站及主線的電子顯示屏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和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內容,使駕駛員及時掌握情況。通過收費窗口,對每一輛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都進行安全和限速提醒,并根據霧天的能見度情況,采取交通分流等措施。
5、結 論
加強惡劣天氣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關鍵要做好以下幾點:
1)緊緊抓住駕駛人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惡劣天氣條件只是外在因素,引發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還在于交通的實際參與者,這也是交通管控的根本所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管控,歸根結底就是要避免駕駛人出現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
2)緊緊抓住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環節。從以上霧天高速公路交通管控的分析可以看出,惡劣天氣條件下的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的危險程度是不一樣的。為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警力,管控措施有的放矢,必須緊緊抓住主要階段和主要環節,分階段、有重點。
3)做好預案,反應迅速。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為保證一旦遇到惡劣天氣,交通管理各部門能夠反應迅速,行動一致,具體管控措施有條不紊的予以實施,必須將科學管控措施制定成預案,并適時進行協同演練。